40年,青岛科技步伐豪迈

2018-03-19 08:55:34来源:青岛晚报

 

\

改革开放40年来,纵观青岛科技创新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4年,科技工作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科技创新工作经过拨乱反正逐步走向正轨;第二阶段:1995—2004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第三阶段:2005—2012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重要引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战略选择,科学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国家和地区的竞争焦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青岛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执行中央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建设创新型城市,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从各方面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技术事业发展最快的40年,更是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40年。

第一阶段(1978—1994年)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市科技工作为“政府主导模式”,其特征是:科技工作由政府直接管控,政府是资源投入主体,资源严格按计划配置。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政府逐步将竞争机制引入传统的计划体系,科研院所开始实行对外有偿科技服务和对内课题承包制等科技体制改革,使科研院所逐步发展成新型的科研生产经营实体,活力显著增强。

与此同时,市场对企业的调节能力增强,国有企业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乡镇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迅速崛起,高科技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蓬勃发展。此外,政府尝试采用行政手段和市场竞争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实施“863计划”“星火计划”等国家级计划项目,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让。

第二阶段(1995—2004年)

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同年,国家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直至21世纪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

而早在1993年 ,我市便召开了6000人的动员大会,会上推出了《关于加快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全面开始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科教兴市的核心,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型升级。

第三阶段(2005—2011年)

进入新阶段,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创新活动日趋全球化,正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后,我市把科技创新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了高度重视,隆重召开全市科学技术大会,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和《青岛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目标。

2007年,青岛市第十次党代会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2008年之后,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将“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措施。2010年2月,我市被科技部等国家六部委确定为首个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市”,科技创新被提升到前所未有高度,全社会形成了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热潮。

第四阶段(2012至今)

2012年,正值建设创新型国家进入攻坚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作出重大部署,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大势,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成为推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强大指引和动力。

我市先后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和创新型试点城市,成为全国唯一“双试点”城市。岛城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和创新型城市试点为契机,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实施了海洋科技创新、科技孵化器建设、企业研发中心培育、高端研发机构引进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等十大科技创新工程,不断深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薛飞

分享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