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部件到航空发动机

2018-03-19 08:56:34来源:青岛晚报

 

\
\

青岛科技40年,是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40年。是从蹒跚学步到跟跑、并跑,尝试领跑的过程。未来的青岛,不仅在技术成果转化方面引领创新,还将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经过40年的发展,一座世界海洋科技名城的轮廓,已经清晰勾勒了出来。

从“小科技”到“大科技”

40年来,我市科技可以用“飞跃”来描述。 40年前,我市只能生产出简单的电子产品和普通的零部件,如今,众多科研机构纷纷落户,我市自创科学技术也走向国外。

这些年,我市通过“中科系、高校系、企业系和国际系”四条主线引进建设的高端研发机构达48家,集聚高端人才4700人,与近千家本地企业开展合作,带动仪器仪表、海工装备、航空航天、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发展。其中,中科院青能所与华通集团共建国内最大的生物天然气产业化示范工程,与琅琊台集团共建年产值5亿元的国内最大海洋微藻脑黄金生产基地。北航研究院获批虚拟/增强现实国家工程实验室。哈工程船舶科技园建立7大公共服务体系,入园企业近百家。中科院青岛轻型动力研究所建设国内首个2万米高空轻型航空发动机整机试验台,涡喷发动机已实现产业化。

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试点——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于2013年底获批建设,2015年全面启动运行。全国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于2016年9月获批建设。目前,创新中心事业单位已注册成立,集聚蒂森克虏伯、西南交大等一批高端资源,总投资近24亿元的轨道交通系统集成实验室、高速磁浮实验中心等4个重点项目立项实施,正在组建全球战略委员会,努力打造世界高速列车创新高地。

从“小众”到“大众”

在科技创新主体方面,我市实现较大转变。创业热潮持续高涨。我市政策方向既关注扶持少数关键人才,又关注服务草根创业群体,着力打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环境。

其中,创业青岛千帆起航工程被列入全国5个“创业中国”示范工程之一。全市孵化器累计竣工面积1298万平米,投入使用面积894万平米,累计入驻企业1.3万家,毕业740家,培育高企230家,上市(挂牌)116家,带动就业7.7万人。累计认定各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32家,国家级创业孵化载体总数达129家,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建成12个创业街区并投入使用,累计引进各类服务机构100余家。建立“联络员-辅导员-创业导师”三级辅导体系,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孵化链条,成立“青岛创客联盟”。打造千帆创新创业品牌,开展天使投资对话、创业大赛、项目路演、千帆成长营、技术转移大会等系列活动,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全市孵化器累计竣工面积1298万平方米,投入使用面积894万平方米,累计入驻企业1.3万家,毕业740家,培育高企230家,上市(挂牌)116家,带动就业7.7万人。累计认定各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32家,国家级创业孵化载体总数达129家,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从“小投入”到“大投入”

科技投入方面,我市既围绕创新链配置好财政科技资源,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类政策工具,引导社会资源向科技创新集聚。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创新能级迅速攀升,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极大地推动了我市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为今后的科技创新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全社会研发投入(R&D)由上世纪80年代的1亿多元,到2012年的190亿元,再到2016年的286.4亿元,占GDP的比重由2.61%增长到2.86%,研发投入总量及强度均居全省首位。科技产出方面,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近4倍,2017年达到5939件,五年总体增幅居副省级城市首位;PCT国际专利申请增长4.5倍,2017年达到762件,占全省45%。成果转化方面,技术交易额增长5倍,2017年达到 126.6亿元,占全省28%;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近4倍,2017年达到2039家,占全省32%。

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2017年申报受理由一年一批改为两批,并增设异议申辩环节,力争符合条件的企业“一个也不能少”,全年申报1342家,同比增长88%,上报备案1085家,增长92%,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691家,总数达2039家。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17年,486户享受高企所得税减免,减免额25.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62%和16.34%。 89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加计扣除优惠,加计扣除额35.9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88%和50%。我市入选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3年获中央财政9亿元资金。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薛飞

■相关链接

大企业创新继续领跑全国

海尔开启“人人创客”模式,获批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全国7个),并与软控同时被确定为国家首批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 (全国17个),李克强总理多次点赞海尔的双创模式,称海尔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典范;2017年,海尔自主研发的智能制造云平台入选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方案。

海信以“技术孵化产业、创新引导市场”,探索全新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模式,被列为全国3个上报国务院的企业重点实验室典型之一;进军医疗健康领域,联合青大附院自主研发的计算机手术辅助系统在全国30多家三甲医院成功实施辅助手术千余例,多项关键技术为国际首创,在国家 “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引起较大反响。中车四方牵头承担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通过专家评审;中标美国芝加哥地铁项目,获得846辆地铁订单,金额13亿美元;时速350公里标准动车组 “复兴号”上线运营,创造了“青岛速度”;建立中德、中美、中泰、中英等海外研发中心。

分享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