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打造智慧港口“雁阵”格局

2017-11-20 09:13:03来源:青岛晚报

原标题:青岛港塑造智慧港口“雁阵”格局

\

在青岛,港新旧动能转换的 “施工图”上,既有颠覆传统的全自动化码头新军崛起,也有着“互联网战略”植入传统港口业务带来的系列转型与变革,智慧港口形成“雁阵”格局。

青岛港建设“智慧港口”的进程中,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全面嵌入,一个港口4.0版本开始试水。这正契合了李克强总理对新旧动能转换的阐述:“重点是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体现着新生产力发展趋势”。

载箱量13386集装箱的“中远法国”停靠在青岛港前湾港区106泊位等待装卸。和传统码头人来人往不同,取而代之的是依靠智能生产控制系统远程遥控的全智能化机器作业。青岛港坚持自动化码头的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主集成,构建了可推广复制、具有行业示范意义的“青岛模式”,将在自动化、智能化方面引领第五代乃至第六代港口的发展方向。

吊装等均由机器完成

在前湾港区,全自动码头上空无一人,吊装、运输等过程全部由机器完成,井然有序。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杰敏说,在全自动化码头目前两个泊位作业中,后方生产控制中心9个远程操控员承担了传统码头60多人的工作,减少操作人员约85%,提升作业效率约30%,码头设计作业效率可达每小时40标准箱,是当今世界自动化程度最高、装卸效率最快的集装箱码头。

据青岛港集团总裁成新农介绍,该码头由青岛港集团主导,融合物联网等尖端信息技术,数十家合作方参与,从2013年10月项目正式立项,到2017年5月投入商业运营,仅用3年多时间完成了国外同类码头8-10年的研发建设任务,建设成本仅为国外同类码头的75%左右,开创了低成本、短周期、高起点、全智能、高效率、更安全、零排放的“青岛模式”。

码头有个会思考的“大脑”

全自动化双小车桥吊主小车在船上进行箱型扫描,抓取货物后自动将其运送到桥吊的中转平台,然后交由副小车将箱子转至陆地上的无人驾驶导航运输车,运输车将集装箱运送到轨道吊,轨道吊通过激光扫描系统准确定位集装箱四个锁孔,抓取集装箱并获取集装箱在堆场中的位置,将其精准运送至目标位。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不过几分钟时间。这便是杨杰敏口中的“鬼码头”。全自动化码头效率有多高?青岛港的工作人员给出了两个数据:减少操作人员约85%;提升作业效率约30%。

以作业3000箱的集装箱船舶为例,按照码头作业要求制定出每个箱的装载位置,传统码头人工完成配载需要4-5小时,而自动化码头系统配载仅需5-8分钟。在现场,记者还看到了“无人驾驶车”,杨杰敏告诉记者,这是自动化系统中的无人驾驶导航运输车,38辆小车无人驾驶但运行有序,操作精准。它们将集装箱从起始位置运送至目标位置,没有出现“撞车”、“拥堵”等情况。

高精尖技术支撑全智能码头

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行云流水般运行的背后,是高新尖技术的支撑。据介绍,青岛港全智能化码头采用物联网感知、通信导航、模糊控制、信息网络、大数据云计算和安全防范等技术,融合了码头操作系统TOS、设备控制系统ECS、闸口控制系统GO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和网站预约查询系统“五大系统”,自主构建起全球领先的智能生产控制系统,为码头赋予了一颗会思考的 “大脑”。后台指挥室系统具备自动配载、智能设备调度、自动堆场管理及自动闸口、业务处理等功能,可以统筹协调上百个生产要素,作出生产计划策略及作业任务序列。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伟

 

分享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