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打造海洋科创中心 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2018-06-11 14:29:11来源:青岛晚报

原标题: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
\
\

■相关链接

青岛打造海洋科创中心

海洋国家实验室科技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在研项目经费达45.8亿元。全球第三条大洋科考船“梦想号”将于2021年下水,计划藉由“梦想号”打穿大洋壳,实现人类探索地幔的梦想,并与山东省科学院、浪潮集团合作建成全球海洋科研领域最快的2600万亿次/秒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

黄海水产研究所面向“深蓝”发出中国声音,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海水养殖装备与生物育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实现了青岛市海水养殖领域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的历史性突破。同时,科研人员突破海水鱼类基因组育种技术,培育牙鲆抗病新品种“鲆优2号”;发现马里亚纳海沟微生物新种及新酶;在大洋性经济鱼类黄条鰤人工繁育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瞄准海洋建设国际科学研究中心,首次实现3000米大水深数据实时传输。去年11月3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批准筹建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专家声音

海洋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

海洋科学是青岛传统优势科研力量

海洋科学是青岛市传统的优势科研力量,长久以来,青岛的海洋科技成果支撑起了中国海洋科研界的半壁江山。在海洋人才、资源优势显著的情况下,全国首个获批试点运行的海洋国家实验室选址青岛,并于2015年10月正式启用。海洋国家实验室定位于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依托青岛、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汇聚创新资源和创新团队开展原创性研究,提升我国海洋科学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引领我国海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海洋国家实验室的发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一年一度的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科技事业的高度关注和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极大重视,更是国家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迈向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落脚点。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丁忠军:

“蛟龙”号将进行环球航行

“蛟龙”号正在进行大修和升级改造,主要包括3方面:提升水下定位和目标搜索的能力;提高近底的地形地貌测绘能力;增强直接取样能力。大修拆检已经完毕,全系统技术升级详细设计已经完成,进入评审阶段,技术升级部分系统部件正在加工,大部分部件开始测试,下一步将进行子系统调试和总装,计划10月份完成总装。

5年来,“蛟龙”号像是一辆深海出租车,共成功下潜158次,总计历时557天,总航程超过8.6万海里,实现了100%安全下潜,取得了丰硕的深海科考成果。 “蛟龙”号正在计划2020年执行全球首次环球航行的路线。初步方案中,一种是从青岛出发,向东穿过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横穿太平洋,然后经过大西洋和印度洋,从南海回来。另一种方案从青岛出发,往南走南海,然后穿过印度洋、大西洋,最后从太平洋回来。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

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正式获批筹建

今年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是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科技界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当前海洋所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正式获批筹建,将有力促进研究所创新跨越发展。目前,山东省正在大力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要以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发挥自身学科特色和科技、人才优势,助力国家早日实现海洋强国建设目标。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伟

 

分享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