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引领海水养殖五次产业浪潮

2018-06-11 14:33:36来源:青岛晚报

青岛引领海水养殖五次产业浪潮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养海带,70年代养对虾,80年代养海湾扇贝,近些年来养鱼类和海参、鲍鱼等海珍品,全国海水养殖经历了五次产业浪潮。而这五次蓝色产业浪潮均从青岛发端,进而推广至全国。

第一次:海带养殖

青岛海水养殖产业在上世纪50年代起步,由于受技术限制,开始只能养殖石花菜。为增加养殖品种,山东水产养殖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等驻青单位研制海带全人工筏式养殖、海带夏苗培育法、海带自然光育苗获得成功。从1958年开始,在全国建立了130个试点,仅用了5年时间,海带养殖从山东迅速向河北、江苏、浙江等省推广开来。我国海带干品年产量最高达300万吨以上,扭转了海带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

第二次:对虾养殖

1958年,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青岛市水产局、水产部黄海水产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联合在胶南竹岔岛进行中国对虾人工孵化试验,在青岛水族馆内进行亲虾越冬试验,初步摸索出对虾育苗的规律。1960年5月,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室内人工条件下,培育出第一批虾仔,并总结出一套对虾人工育苗方法。1979年,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获得成功,并突破了工厂化育苗与养成关键性技术。

1983年,在驻青海洋科研机构指导下,青岛市对虾放流增殖试验获得成功。1984年起,青岛开始实行对虾放流增殖,沿海出现“养虾热”,掀起了我国第二次海水养殖浪潮。上世纪90年代初,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经过数年研究试验,一举攻破美国凡纳滨对虾人工授精及育苗工艺研究重大难题。凡纳滨对虾工厂化生产,使我国对虾养殖产量迅速成为世界第一,年产量约占全球养殖量的30%。

第三次:海湾扇贝养殖

1982年到1983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前后3次引进美国海湾扇贝,科研人员突破了苗种培育、养成等关键技术,建立了一套工厂化育苗及全人工养成技术。 1995年,全国扇贝养殖产量达91.6万吨,其中山东74.3万吨,海湾扇贝占1/3,以海湾扇贝为代表的我国第三次海水养殖浪潮由此产生。青岛海水养殖业由以海带为主渐次转向以对虾、扇贝为主,海水养殖产业多样化发展,产量占水产品总量比率快速增加。至1992年,青岛海产品养殖捕捞产量比例变为53:47,实现了养大于捕的历史性转变。

第四次:鱼类养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仅有粗放的鲻鱼和梭鱼,产量低,规模小。 1992年,黄海水产研究所从英国引进冷温性鱼类良种大菱鲆。其育苗技术难度大,专利技术十分昂贵。国家科委、农业部和山东省科委十分重视这一引进项目,连续多年资助该项研究。经过8年的艰苦探索,1999年,黄海水产研究所终于突破大菱鲆育苗技术,成功培育了100万尾育苗,开创了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产业,年产量达5万多吨,年总产值逾40亿元,海水养殖第四次产业浪潮汹涌而至。 1996年,青岛市下达引进水产养殖新品种计划,从外地、国外引进推广了半滑舌鳎、条斑星碟、美国黑石斑等名优新品种,使昔日“贵族”鱼类变成百姓餐桌的普通菜肴。

第五次:海珍品养殖

上世纪70年代,由于对海参、鲍鱼等海珍品捕捞强度过大,致使资源趋于枯竭。为此,近年来,驻青海洋科研单位对海参、鲍鱼养殖技术进行了多次试验和研究,在刺参、鲍鱼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了海珍品养殖产业发展。

 

分享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