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组建专业产品测评团队 为智能交通产品“把关”

2018-10-22 09:32:24来源:青岛晚报

原标题:贾艳霞:16年专业挑毛病

\

海信组建专业产品测评团队 为智能交通产品“把关”

贾艳霞

第一次见到贾艳霞时她正在接受媒体采访,镜头前的她短发素颜,一身黑灰色调。回答问题时干脆凝练,常常反问提问者,以将问题逻辑理清,而后条理分明地回答,不带一丝含糊。同时,她将手中握着的纸卷了又卷,以缓解自己的紧张感。从镜头前“撤下”后,贾艳霞放松了许多,记者问她平时的工作主要做什么,“就是挑毛病啊。 ”她停顿了一秒钟后脱口而出,然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

贾艳霞是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测评工程师,2002年开始负责组建海信网络科技的测评机构,从人员构成、培训到测评流程的敲定,贾艳霞16年来就专注在一件事情上:给海信网络科技的产品“挑毛病”,乃至培养组建了一支专门“挑毛病”的队伍。

“反正就是不满意”

贾艳霞1988年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随后进入一家军工研究所工作了十几年。贾艳霞不讳言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她对事物最经常的状态是“不满意”,在军工企业工作多年的烙印深深打在她身上。 “军工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把控有自己的一套严格流程,我从建设测评工程师团队的第一天起就以这个标准要求他们。 ”将军工产品的测评流程引入海信,贾艳霞对细节的臻善臻美程度让一起工作的同事觉着 “贾工太严了”。一款产品上市前必须经过测评,而对这个产品最残酷的考验恐怕就是经过贾工的测评。

“贾工这个差不多吧,您也太严了。 ”贾艳霞大概不止一次听到产品研发人员这样的“抱怨”。海信网络科技的产品正式上市前要经过研发过程中测试、草样机测试、正式样机测试、小批量试流及三个月的用户环境下测试等各个“关卡”,“把关人”贾艳霞如果不满意,那产品这个阶段的测试就不过关。比如海信BRT快速公交系统中车载终端显示屏的研发,贾艳霞如数家珍,说出了测试过程中曾不断完善的点:由于公交车环境尘土较多,因此屏幕需要密封性能好;考虑到公交司机夜班开车,屏幕在夜晚环境下也要清晰可见;公交车运行过程中多颠簸,因此系统的插头和接口之间必需“完美贴合”。为了找到“完美”的插头,贾艳霞从航空插头、车载专用插头到各种款式的定制插头试了个遍,最终选定了一个特殊定制插头。

“好了不说这个了,其实我还是不满意,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反正,就是不满意。 ”贾艳霞挥了一下手,十分干脆地突然说道,然后有些尴尬地微微一笑。她不满意的是海信BRT快速公交系统,尽管这款产品已上市多年还曾获得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但她仍然在不断地“挑毛病”,也带动这款产品不断优化、迭代升级。至今,海信作为智能公交领域的第一品牌,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智能公交市场占有率达30%,快速公交更是高达70%,在25个已建BRT的城市中,有19个是海信承建的,拥有丰富的BRT项目建设经验。宜昌BRT项目更是在美国华盛顿荣获2015年“世界可持续交通奖”。

一套系统挑了300多个“毛病”

海信网络测评工程师团队从无到有,目前已有56人的规模,团队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和“爱挑毛病”的底色都沿袭自贾艳霞的磨练。 “贾工”平时说话语调平缓温柔,但她却说自己是一个急性子的人,“产品质量把控和争取上市时间之间本来就是一个矛盾,上市前要争分夺秒地解决问题,所以那时候我会特别着急,脾气不好。 ”贾艳霞说完哈哈大笑。前不久,运用在地铁内的海信轨道综合监控系统面对上市“大考”,贾艳萍的测试团队在上市前给这套系统挑了300多个毛病。 “300多个问题,小到监控摄像头的布局细节这样的问题。 ”贾艳霞指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布控点跟记者说。

青岛地铁11号线自4月正式开通,而地铁运行背后的最强大脑就是贾艳霞团队测评的 “海信轨道综合监控系统”,它是地铁的“最强大脑”。一条轨道线路,多则40多个地铁站,少的也有10多个。而每个地铁站内,则包含电力、火灾报警、通风、照明、给排水、电扶梯等诸多系统,该如何实现数据共享、进行统一的综合监控管理呢?这就需要轨道综合监控系统。轨道综合监控系统一直是地铁运行的核心关键产品,不过目前行业内大多数产品数据处理规模有限,难以满足行业新的发展趋势。海信轨道交通事业部总经理王海胜举了一个例子。“以青岛目前规划站点(41座)最多的1号线为例,1座地铁站大约有2万数据点,41座地铁站就是82万数据点,传统的综合监控系统处理点位一般是100万,勉强可以控制这样1条超长地铁线路。 ”王海胜说。而海信1000万点处理规模的综合监控系统,即便需要同时控制10条这样的超长地铁线路,也照样可以,经国家软件测评中心测试验证,海信这套系统数据处理规模达到1000万点,突破行业内系统处理规模的瓶颈,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伟

■新闻延伸

“挑毛病”是做好事

时间回溯到2005年,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不久,但却在那一年做出了第一件轰动全行业的大事,打响了海信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头炮”。全球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智能交通方案的招标会开场,国际巨头泰科、西门子竞相入场,展开逐鹿。最后,他们却统统败给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海信智能交通。把国际巨头们拉下马的,正是当时海信自主研发的智能交通信号机。“那段时间特别忙,整个团队都在忙这件事情。 ”贾艳霞回忆起海信当年的这件“壮举”,还是记忆犹新。当时,国内高端信号机的市场主导权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但实际上他们的产品在中国“水土不服”,海信瞅准了这个软肋,开创性研发出六大类、25种信号算法,使得信号机不但适应中国道路状况,还能根据时间早晚、车流量、车积压量“机智”调节红绿灯。由于在质量稳定性、算法适应性等方面碾压对手,海信在北京奥运智能交通系统工程上一举中标,并为奥运交通疏导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十几年过去,当年设置的海信交通信号机,年故障率也仅有3.6%,优于国外产品5%的故障率。此后,2009年济南全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2016年杭州G20峰会、2018年上合青岛峰会……几乎所有大型活动承办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海信都参与搭建。目前,海信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产品与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全国100多个城市。

到现在,海信的智慧交通产品线已覆盖公交、地铁等多个领域,稳坐国内头把交椅,这背后离不开贾艳霞及整个测评团队数年如一日的“挑毛病”,毛病挑的越多,产品就愈尽善尽美,在市场上就更加能站得住、立得稳。 “所以说挑毛病是在做好事,还得继续挑。 ”贾艳霞笑着说。

 

 

分享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