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九大科技成果 已领先世界
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过去的一年我国科技界取得了哪些成就?本期 《未来感》为大家盘点了去年我国科技界的一些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运营。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长55公里。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让珠江口天堑变通途,改变了珠三角的地理格局,香港将获得更广阔的珠江西岸腹地。
“E级超算”“天河三号”原型机首次亮相
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对外展示了我国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原型机,这也是该原型机首次正式对外亮相。据了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也称“E级超算”,被全世界公认为“超级计算机界的下一顶皇冠”。
我国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取得新进展
2018年9月18日,国审稻新品种“中科804”现场会上,“中科804”从3000亩示范片中脱颖而出,其在产量、抗稻瘟病、抗倒伏等农艺性状方面均表现突出。
科学家测出国际最精准万有引力常数
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罗俊院士团队历经30年艰辛工作,测出目前国际上最精准的万有引力常数G值,2018年8月30日《自然》杂志刊发了罗俊团队这一最新测G成果。
两只克隆猴在我国诞生
2018年1月25日,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登上《细胞》杂志封面,这意味着我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科学家“创造”世界首例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
中科院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是继原核细菌 “人造生命”之后的一个重大突破。
科学家首次在超导块体中发现马约拉纳任意子
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高鸿钧院士与丁洪研究员领导的一个联合研究团队首次在铁基超导体中观察到了马约拉纳零能模,即马约拉纳任意子。这种马约拉纳任意子纯净度较高,能够在相比以往更高的温度下得以实现,且材料体系简单。该发现或对稳定的高容错量子计算机研发有极大帮助,2018年8月16日发表于《科学》杂志。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成功水上首飞
2018年10月20日,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 “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成功实现水上首飞起降。 AG600飞机是我国首次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规章要求自主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飞机,也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
我国首个P4实验室正式运行
中科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成为中国首个正式投入运行的P4实验室,标志着我国具有开展高级别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能力和条件。据介绍,P4实验室是人类迄今为止能建造的生物安全防护等级最高的实验室。埃博拉等危险病毒只有在P4实验室里才能研究。
王伟根据《中国科学报》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