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11个深海铠甲虾新种 超牛科学家是一位青岛“80后”

2021-03-31 08:41:47来源:青岛晚报

原标题:超牛科学家是一位青岛“80后”

近日,国际著名动物学期刊《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最新成果,发现并描述了11个深海铠甲虾新种。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先后给予报道。鲜为人知的是,发现并命名的是一名80后——来自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的副研究员董栋博士。平时喜欢沉浸在实验室、奔波于采样点的他,闲暇时爱好下围棋、吹口琴,也会为辅导二年级的孩子发愁。在他的背后是全国乃至全球甲壳类研究的“大拿团队”:中科院海洋所二级研究员李新正团队。

发布

11个新物种命名有讲究

科研人员采用形态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方法,对采自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附近四座海山中的十足目铠甲虾类两个总科的物种进行了研究,发现并描述了11个新物种,分别是雅浦似折尾虾、发现折尾虾、刘氏折尾虾、马里亚纳折尾虾、透明折尾虾、海洋所异胸虾、软毛刺铠虾、蔷薇刺铠虾、异形拟刺铠虾、郭川拟刺铠虾和科学拟刺铠虾。“这11个新种中,海洋所异胸虾是为了庆祝中科院海洋所成立70周年而命名。两个以人物命名的铠甲虾刘氏折尾虾和郭川拟刺铠虾,则分别纪念中国甲壳动物学先驱刘瑞玉院士和航海家郭川。 ”11个新物种的发现人董栋告诉记者,选择刘瑞玉院士是尊敬其严谨的科考态度和治学精神,选择郭川则是佩服其不畏艰险的勇气与毅力,这两种品格正是当今科研工作者所需要的。 “我们的调查点,紧邻郭川失事海域,发现新物种后,脑海中很快就浮出了他的名字。”董栋说。

讲述

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采样

董栋告诉记者,铠甲虾类是深海多样性最高的十足目甲壳动物类群之一。之前的研究已经发现,在海山生态环境中,铠甲虾是底栖生态群落中的常见种或优势种。然而由于调查条件的限制,热带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周边海山群中的铠甲虾的多样性仍鲜为人知。 2014年至2019年,中科院海洋所在该海区进行多次海山生态调查并采集到了大量的铠甲虾生物样品,通过对46个标本个体进行形态分类与分子系统学研究,共发现26个物种,分属2个总科、5个科、8个属,其中包含了11个新种,新种占比达到四成以上,揭示了铠甲虾类在这些海山环境中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 “‘发现号’无人缆控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采样后,我们需要对样品进行深入细致分析。 ”由于分析研究需要时间,才导致相关发现近期才对外公开公布。董栋告诉记者,“科学号”科考船多次远赴马里亚纳海沟进行采样,结果也证实了他对海山生态环境的判断。

本次研究发现了许多样貌奇特的铠甲虾,例如透明折尾虾,海山的铠甲虾的底色多以橙红色或橘黄色为主,而透明折尾虾通身透明,这在铠甲虾类里面非常罕见。郭川拟刺铠虾具有“非主流的”细长的螯足和背部成列的刺,原位观察发现它攀附在水螅上面,这种栖息特征在拟刺铠虾属中是第一次记录。虽然在四个海山共发现了26个物种,但仅有5个物种出现在两个及以上的海山调查区,其中4个物种生活在1200米深的环境中。这一结果显示,在深海中,更深层的底栖生物或许会有更广的扩散范围。

探访

科研牛人也是喜欢陪伴孩子的父亲

此次11个深海铠甲虾新种的发布与描述,在董栋多年研究中的第一次。 “此前最多一次应该报道了6个,一次11个而且全部是新种还是第一次。”出生于1982年的董栋,从2000年考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开始,便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2008年,考取了中科院海洋所博士。从2011年工作至今,他将研究重点聚焦在异尾类甲壳动物上面。针对中国和东南亚近海的瓷蟹科以及印度西太平洋深海环境中的铠甲虾类做了大量的分类学、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和行为生态学研究;全面系统概括了中国近海瓷蟹科的区系构成和分布特征;揭示了西太平洋多个海山和南海多个冷泉区的铠甲虾类的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特征。目前已发现新物种21种,已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到专利1项,参与编写专著3部。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科技先导专项、科技部基础工作专项等多个课题。

每次外出都想尽办法采集大量标本,进行分拣和保存标本并给标本拍照,睡觉经常就要到深夜了。董栋告诉记者,科研是一件耐得住寂寞的事。研究要过“语言关”,要了解国内、外发表的论文,除英语外还要学小语种,对照词典能看懂同行的学术论文。另一个考验人的功力,就是“看镜子”,在显微镜下观察、对比不同物种外形、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很多铠甲虾类体型非常小,需要在显微镜下放大数倍,特别费劲地对比属内的差异,有时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10多个小时。

休息时,董栋喜欢陪着读二年级的孩子下围棋。 “虽然水平没有多高,但可以让大脑休息休息还能陪伴孩子成长。 ”董栋告诉记者,以前喜欢踢足球,但近年来科研任务越来越大,很难挤出时间去酣畅淋漓地踢一场球。如果春光正好,他会选择带孩子一起去爬山,浮山、崂山等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调查

他背后强大的“大拿团队”

从山东曲阜的一名懵懂少年,到如今铠甲虾领域的研究专家,董栋迎来科研新进展的背后,是他所在的全国乃至全球甲壳类分类学类研究的“大拿团队”:中科院海洋所二级研究员李新正团队。 “团队成员有10人,除团队负责人外,几乎全都是80后。”董栋告诉记者,他的博士生导师便是团队负责人李新正,他本人是团队所在研究组的副组长。李新正是中科院海洋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全球海洋生物普查计划科学委员会委员、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执行理事、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海洋生物多样性、无脊椎动物分类系统学、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甲壳动物学研究和海洋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等。

对于董栋此次的发现,李新正用“重磅”来形容。李新正从1994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并完成了我国长臂虾类、长额虾类、褐虾类、藻虾类、玻璃虾类等多个真虾类以及铠甲虾类的分类学研究,出版了长臂虾类的中国动物志,并指导学生开展了等足类、猬虾类、关公蟹类、猛水蚤类、异尾类、仿对虾类(甲壳动物)等类群,深海海绵、钙质海绵类(海绵动物),沙海星类(棘皮动物),放射虫类(原生动物)等多个海洋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分类学、系统发育和动物地理学研究。他带领团队长期开展我国近海大型底栖生物学海上调查,首次开展胶州湾、黄海和东海的底栖生物次级生产力研究;首次对南黄海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长期变化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并量化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首次提出东海近海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存在“三明治”现象,并认为该现象的形成原因与黑潮变异直接相关,其形成时间不长但将长期存在下去。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徐美中

分享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