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产业,让AI“最懂青岛”
“大模型”呼啸而来,青岛人工智能产业的机遇在哪里;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未来要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在9月27日下午举行的全市人工智能政企会客厅活动上,青岛人工智能企业代表结合各自企业实际给出了答案。
人工智能产业是青岛重点发展的24条产业链之一。自2019年获批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以来,青岛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在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创新应用成果,集聚了一批创新型企业,算力、专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作为新兴产业,人工智能产业仍处于高速发展之中。如何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实力是青岛当下要求解的重要课题。更大范围开放场景、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加强人才引育成为企业不约而同的答案。
更大范围开放场景
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在于应用,人工智能巨大的产业空间蕴藏在赋能千行百业之中。青岛的人工智能产业也正是由于遵循了这样的产业逻辑,而快速发展起来。
今年,大模型横空出世,开启了人工智能的高光时刻。伴随着大模型所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将加速“渗透”。引用业内的一句话:所有行业都值得重做一遍。这意味着AI应用空间将更加广阔,产业机会也将进一步增加。
“未来大模型要真正用起来,还要依靠与产业大模型结合。”山东科讯信息总经理柳升华表示。
换言之,要抓住这样的产业机会,就要在更大范围开放场景,加快推动大模型在垂直行业应用,培育更多具有示范效应的“首创”应用,以此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柳升华介绍,目前科大讯飞已经发布了星火大模型,并在教育、医疗等领域推动大模型落地应用。未来,计划将相关产品在青岛课后管理、辅助诊疗等场景中应用。
国内头部企业加速推动大模型在青岛落地的同时,青岛本土成长起来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也在全力打造垂直领域大模型产品,并期望在更多开放的场景中应用并打磨产品。
“我们计划开展城市级交通大模型研究,希望能开放公安交管、交通运输、气象旅游等相关场景,企业在监管环境下以相关数据资源为基础进行研发。”青岛海信网络科技副总裁孙永良表示。
青岛美迪康数字工程公司是一家聚焦消化道诊疗领域AI应用的企业,公司总经理冯健介绍,目前正在研发消化道领域的大模型算法平台,若在青岛落地应用,将助力探索青岛消化道临床新模式。
关注和提升数据质量
人工智能算法之所以产生,离不开工程师给系统持续不断“喂”数据。要研发和训练大模型,也离不开海量的数据。
没有数据,人工智能企业将寸步难行。近年来,围绕数据要素的开放、流通、交易等,国家不断推进部署。青岛相关制度规范的建立因此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需要制定本地化标准和制度,保护客户和企业敏感信息。”以萨副总裁姚巍介绍,作为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数字城市领域产业化的企业,以萨已经开展了对西海岸新区部分公用事业数据的运营。他建议,由政府和企业联合制定数据要素资源化、资产化、确权、流通等各环节相关执行标准,进一步探索数据运营服务新模式。
青岛文通达是一家聚焦智慧社区、智慧公安等业务的企业。在文通达看来,青岛在公共数据开放方面位列前茅,后续可在不断扩大数据开放范围的同时,建立自动化与人工相结合的数据审查机制,有效提升数据质量。“此外,应鼓励更多企业加入到数据产品的创新性工作中,为供需方牵线搭桥。”公司副总经理王斌说。
引育人才积蓄产业“后劲”
人工智能是公认的人才密集型产业。而高端人才缺乏,则是青岛人工智能企业面临的共同发展难题。
“我们对高端人才十分急需,但与头部IT企业以及互联网大厂相比,薪酬并不具备太大竞争力,因此对人才吸引力不足。”孙永良表示,更好解决人才问题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因此孙永良也对青岛的人才招引政策格外关注,希望能对企业引入的行业内标杆企业的一流专业技术人才给予一定政策支持。
松立集团的情况也十分类似。公司总裁刘寒松介绍,近几年松立集团在核心技术突破以及企业跨越发展等方面也受到了人才不足的制约和影响。“北上广深以及杭州等城市对互联网高端人才的虹吸效应明显,青岛优势并不明显。”在他看来,青岛应着力完善产业链和配套支持政策,形成合力与其他城市竞争人才。
事实上,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而言,城市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算法开发工程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越来越多细分行业领域的应用,既熟悉行业运行逻辑,又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将更为稀缺。
青岛创新奇智科技集团市场总监解星汉表示,青岛应尽快培养一批实操型的“AI+制造”人才,满足未来制造业应用人工智能的需求。
作为深耕AI技术在制造业领域应用的企业,创新奇智已经探索出了一套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并在重庆落地,每年为当地培训相关人才近3万人次。未来,创新奇智也有意在青岛推广这一模式,建立智能制造人才实训基地,培养高端实用新型人才。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