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业化、垂直化,技术转移也要“精耕细作”
“技术转移”在科技型企业和创客群体中是个“出境率”不低的名词。怎么把手里的技术“卖出去”积累资金,更好发展;怎么把别人的好技术“买进来”推动技术升级,这是不少人琢磨的事儿。
在第24期“创客奇葩说”,“青岛创客”全媒介平台邀请了青岛市技术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助理伍晓强和青岛阿斯顿工程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负责人赵中元等,就相关政策和发展重点给大家说说技术转移那些事儿。
伍晓强:让精于研发的创客实现技术输出
技术转移相关政策正在给创客带来“福利”。
最直接的优惠政策是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可以享受增值税的免除优惠,这对于初创期科技型公司而言是个福利。
从2015年开始,国家陆续出台政策,从修订法条到若干措施以及到行头档案的三部曲,国家层面对技术转移提出了比较明确的支持意见。对于创客而言这是好机遇: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把他们多年以来“深藏闺中”的成果、专利打开了;另一方面,能激发企业和产业界对创新性成果、技术成果的关注。
在国家取消科技成果鉴定后,青岛将推出全国第一个科技成果评价的地方服务标准,这是创客、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良机:科技成果评价作为发现科技成果价值的工具,对创客来说,能促进创意的完善、固化;相关机构掌握了科技成果评价,在对外输出服务时,可以发掘外地的好项目,将其引入青岛,转化成生产力。
很多创客的注册资本、规模比较小,侧重研发,这种技术创新最好的转移模式和途径就是被成熟的大型公司收购。这样一来,掌握技术、精于研发的创客实现技术输出,获得丰厚的资金的同时可以把精力投入到下一轮创新活动;不停地创新、被收购,创客的研发资金也能得到大量积累。
在技术市场方面,技术转移机构要突出“专业、高端”两大特色,实施精准补助,立足产业,把握高校院所的有效供给,将自身的专业优势发挥至极致。
赵中元:技术转移要尽量做垂直领域
技术转移中的“技术”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文字、语言、公式、配方、个人技能、生产经验等。不管是什么方式,在国际技术转移中,这个技术必须具备经济型、实用性和可传递性。
在做国际技术转移工作的时候,主要是把国外一些先进技术拿到国内。这个过程有几个关键点。
第一,技术转移要专业化。技术转移要尽量做垂直领域,深耕细分。如果没有专业团队在某一领域深耕,不具备跟技术方深入谈判的基础。所以聚焦到某一行业里面,会节约成本,提高成功率。
第二,技术的早期判断和选择。做国际技术转移就像看病一样,早期筛查阶段是特别重要的。在早期技术产业化的可能性、市场的接受认可程度以及市场的销路不确定,技术水平判断比较难;但等技术成熟、市场普遍接受的时候再参与技术转移,推广会非常有难度,所以抓住早期很重要。
第三,配套工作完善。技术转移的过程中,技术专业化领域、全链条的服务能力、后续人才团队的建设、资源的配置等都是需要提前准备的。
在这个模式下,国际技术转移进入实操阶段。
首先,找到“客户”。技术转移行业可以通过“蓝洽会”、技术转移大会等方式,寻找国外优秀技术;此外,蓝海网等网站也可以从提供技术入口级的产品。
其次,跟“客户”建立连接。技术一般采用标准化评价的模式。对优秀技术进行标准化评价,基本判断技术水平、技术优势后,通过邮件与技术方就议价、谈付款方式等进行沟通。
再次,寻找“下家”。技术转移的“下家”主要是三类:对应用性技术有需求,可没有能力投入大规模研发的中小企业;有大量企业资源,市场资源,寻找投资渠道的投资公司;擅长二次研发的院校和研发机构。
最后,通过技术转移机构进行对接。过程中,技术转移机构发挥特长,有技术含量地转移,要对专利进行大范围保护。这样一来,技术就是一个体系,最终的议价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