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皓归来:“生物人工角膜”获创新奖项

2017-09-04 09:33:55来源:青岛日报

原标题:中皓“归来”!

在前不久公布的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青岛赛区的获奖名单中,有个令青岛科技圈熟悉的名字——青岛中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他们的参赛项目是“生物人工角膜”。

如果你搜索“中皓生物”,会看到2011年前后,青岛乃至全国媒体对它铺天盖地的报道,“世界首创”、“生物人工角膜”、“替代角膜捐献”……这些是报道的高频关键词。

然而,从2012年宣布即将进入临床试验起,这家公司就沉寂了。原计划一两年实现产业化,结果整整用了五年,在这“闭关”的五年,创始人王宝泉经历了什么?曾经“红极一时”的生物人工角膜为何在这时“重出江湖”?

■眼角膜共有五层,中皓生物完成临床试验的生物人工角膜主要包括外三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王宝泉(左二)观察角膜组织结构。■研发人员进行细胞培养。■技术人员观察护理实验动物。

七年磨一剑生物人工角膜完成临床试验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苦练内功’,经过新西兰兔、比格犬及猕猴等无数次动物实验,攻克了技术难关,并进行了人体临床试验。”王宝泉说,在中皓生物“销声匿迹”的这段日子,有不少曾经采访过他们的媒体联系过他,都被他婉言拒绝了。“始终憋着一股劲儿,不拿出点成果来,就不出面发言。”

这次重回大众视野,公司的确获得了重大突破性成果。今年6月,中皓生物自主研发的生物人工角膜在全国七家医院成功完成近百例临床试验,经过受试者术后观察,初步统计移植后角膜的治愈率达到96%,植片透明率达到80%以上。

这意味着,公司的生物人工角膜距离产业化已经近在咫尺。“等年底拿到最终的临床试验报告,就可以申请国家食药监局的产品注册了。”据中皓生物技术总监李青介绍,公司研发的生物人工角膜属于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批量生产之前需要经历技术研发、工艺确认、理化生性能自检、国家权威机构注册检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一系列步骤,顺利完成后,才能获得国家食药监局的注册许可证。

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中皓生物走了整整七年。

实际早在2012年,公司的技术工艺就基本确定了。联合中国海洋大学,以人的角膜细胞为“种子”,以海洋鱼类胶原蛋白为载体支架,培养出与人角膜组成结构、生理功能高度一致的人工眼角膜。

然而,由于前几年国家对异体人细胞接种的管控限制加大,这个原本十分被业界看好的项目遭遇了瓶颈。公司另辟蹊径,着手研发哺乳类动物源性材料的生物人工角膜。

“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通过对猪角膜进行脱细胞、脱抗原工艺处理,消除动物细胞与人体细胞的排异反应。”李青介绍说。

经过不断地制备工艺优化及动物实验,公司解决了人工角膜的生物相容性与透明度难题,还开发出用于保存此类生物人工角膜的营养液,不仅解决了保存的难题,还大大提高了生物角膜植片移植后的透明率。

公司搬迁 股东退出研发一度停摆

中皓生物的董事长王宝泉今年已经60岁了。2009年从青岛科技大学辞职,全身心投入到生物人工角膜的研发,到如今公司仍然没有任何营收,研发投入已经累计达到8000多万,这位花甲老人用“煎熬”二字形容中皓沉寂的五年。

最难熬的是2014年。

那一年,中皓生物位于香港东路的原址遭遇拆迁,从寻找新的办公地点、装修建设,到实验室、洁净车间的重建和重新认定,那段时间,公司的各项实验只能搁浅,历经一年多才恢复研发运营。

“因为搬迁,移植了生物人工角膜的十几只实验用兔子,全死了。我们只能从头再来。”王宝泉的眼神里都是心疼。

几乎同期,中皓近三分之一的股东相继退出,这对公司发展又是一大“重创”。“医药产品如果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基本可以说成功了一大半。但在这之前,动物实验期间的不确定性很容易让人失去信心。三、四年看不到回报,股东就会打退堂鼓。”王宝泉说。

没有固定资产,临床试验尚未成功,银行贷款难申请,无奈之下,王宝泉只得将自己和朋友的房子抵押。

那时,为了资金,王宝泉四处奔波。在北京的一次创新企业座谈会上,他结识了广东汕头的一位企业家,了解了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后,这位企业家表示十分看好这项造福人类的事业,最终决定投入2000多万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这才一解燃眉之急。

“世界首创”花落他家规模化生产分秒必争

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的调查显示,角膜盲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全球大约有5000万名角膜盲患者,其中,中国角膜盲患者约有400万名,并且每年以10万例的速度不断增长。

在国外,角膜移植大多依靠捐献。如美国,每年可进行角膜移植6万多例。然而,我国角膜捐献率不及美国十分之一。目前,我国每年角膜移植手术量在最高峰时只有约5000例。许多患者在等待角膜供体时病情恶化,因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造成失明。

在中国,人工角膜是个巨大的需求缺口,所以这方面的生物技术研究,中国是世界领先的。而对中皓生物而言,这是一场赛跑,不仅是跟病患的时间赛跑,也是跟同行业的竞争者赛跑。

据了解,国内目前已经有2家企业“跑”在了中皓生物的前面,这两家企业的生物工程角膜分别在2015年4月和2016年4月获准注册,进入产业化阶段。他们同样是针对人体眼角膜外三层(上皮层、前弹力层和基质层),以猪角膜为源性材料,通过脱细胞处理,去除角膜中的抗原,在去除异种细胞的同时,修复患者角膜。只不过,各家在脱细胞处理的工艺上有所不同。

显然,曾经的“世界首创”已经花落他家。

2016年起,在江苏、河南、新疆、安徽等地,区域首例人工角膜成功移植的案例纷纷见诸报端。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也陆续出现多家研发人工角膜的企业和科研机构。

在这个生物人工角膜的“窗口期”,中皓生物必须争分夺秒。“我们拥有自己的技术团队,核心技术都是企业自主研发的,再次占据生物角膜领域的制高点并非不能实现。”王宝泉说。

下一步,也是中皓生物走向市场的最后一步,就是向国家食药监局申报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以及山东省食药局的生产许可证。公司在2015年获得了国家食药监局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单,提交注册证的申报材料后,不需排队就能获得审批,相当于为企业申请注册证开了绿色通道。“预计明年上半年,两证获批,生物人工角膜就能投入批量生产。”王宝泉说。

中皓生物总部位于崂山区株洲路,拥有500平方米实验室和1000多平的洁净车间,这一规模显然无法满足批量生产的需求。硬件建设是获批注册证和许可证的必要条件,据王宝泉介绍,公司目前正在规划万级GMP洁净车间。“我们在高新区竞拍了75亩工业用地,用于建设皓尔生物产业园。一期9000平方米的洁净车间,计划9月开工建设,争取在明年上半年建成投用。”

先于生产,产品的营销渠道已经基本搭建完成,中皓生物主要采取重点城市、重点医院公司直供,其他区域由省级经销商供货的方式。“公司已与全国8家重点医院签约,在20多个省市发展经销商。”王宝泉预计,皓尔生物产业园建成后,批量化生产两到三年,生物人工角膜的生产规模将达到每年3—5万片,年产值超过3亿元。

“让患者重见光明值得我们倾其一生”

即使在举步维艰的那些年,王宝泉也从未对这项带给人类光明的事业,产生过一丝后悔和疑虑。

从动物移植实验获得成功以后,公司就多次接到咨询和求助电话。2013年春节期间,公司接到了一个外省电话,两个小孩因玩鞭炮炸伤了眼睛,急需角膜供体,咨询中皓生物的人造角膜能不能使用。

“当时我们的生物人工角膜还没开始人体临床试验,是不能提供给患者的。”王宝泉感受到病人的急切,也感受到孩子家长的无助,“如果我们的生物人工角膜早一天投产,就可以早一天救助这些患者。”王宝泉说。

2014年,中皓生物正式开始临床试验。第一例生物人工角膜受试者是一位拥有两个小孩的父亲,如果不能及时移植角膜,他就可能保不住眼球,永远失去救治的机会,这个家庭也将失去顶梁柱。

移植了生物人工角膜后,这位父亲三个月便治愈了。当他拆去纱布,重新看到这个世界时,他激动地流下了泪水,连声说着:“谢谢,谢谢……”王宝泉说,那一刻,他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能让数以万计的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回归正常的生活,是这项事业最吸引人的地方,它值得我们去奋斗,值得倾其一生去追求。”

如今,这项带给他人光明的事业,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曙光。

刘佳旎

分享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