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驯化 有个性的黄条
一条几十公斤的鱼,体型大、生长周期短、出肉率高,甚至可以媲美金枪鱼、三文鱼,黄条鰤集万千优点于一身,更是养殖户梦寐以求的致富法宝。不过以往一直依靠捕捞野生资源,人工繁育仍是空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养殖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柳学周瞄准了黄条鰤这种大洋性大型经济鱼类的宝贵价值,他带领团队开展研究,攻克难关,在国内首次取得了黄条鰤人工繁育的重大突破,为我国深远海养殖等新型生产模式的发展提供了优良养殖资源,为将来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找到适合中国的深远海养殖品种
“十三五”是我国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时期,由于近岸生态环境和资源减退的压力增大,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成为当前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方向。那么,深海养什么鱼合适?“已开发的适宜我国深远海况养殖的优良种类很少,特别是北方沿海,迟迟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品种,成为制约深远海养殖发展的瓶颈之一。”柳学周说,加快开发适合我国海洋环境条件的大洋性经济鱼类养殖新资源,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热点。
国际上已成功开发的大洋性经济鱼类有大西洋鲑、五条鰤以及金枪鱼等,挪威的大西洋鲑养殖产量超过120万吨,日本五条鰤养殖产量高达10余万吨。而这些品种我国都没有自然分布,其种质资源的可持续性是一个重要问题。柳学周一直想找到一种生长快、品质优、市场好并且适合加工的鱼类,经过多番考察、比较,最终他“锁定”了我国本土分布的大洋性大型经济鱼类——黄条鰤。然而,近年全球范围内黄条鰤自然资源严重衰退,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已禁止捕野生苗种。我国资源衰退更为严重,十年前我国野生苗种收购出口每年达100万尾,日本养殖者常常在我国收购野生苗种。而近几年野生苗种捕获量下降到10万尾以下。
驯化“有个性”的鱼
目前,国际上黄条鰤规模繁育研究尚未突破,养殖用苗种生产还是难题。近年,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国家纷纷开展黄条鰤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开发,但各国研发进展较为缓慢,养殖业主要依赖野生苗种,这对自然资源衰退将会产生持续影响。柳学周深感责任重大,他带领团队从野生鱼驯化开始,开启了数年的人工繁育之路。
如何使野生黄条鰤不出现“水土不服”,着实让科研人员费了不少劲。一切还得从人工调控环境条件着手。“我们设法从温度、光照、营养等环节入手,给黄条鰤提供最佳性腺发育的环境条件,帮助其实现室内自然产卵,以求让我们获得良好的受精卵。”柳学周说。国外科研工作难以推进还在于黄条鰤是一种非常“有个性”的鱼,这种鱼应激反应十分强烈,比如科研人员用手或者容器捕捞时,鱼很容易受惊而产生痉挛,死亡率较高,这种敏感特质导致研究工作异常困难。柳学周带领团队克服重重障碍,从陌生到熟悉,逐步摸清了黄条鰤的生活习性、培育环境条件、生长发育的生理特征以及饵料偏好等。数年来,他们攻克了黄条鰤野生鱼驯化、亲鱼“海陆接力培育”、人工综合调控亲鱼性腺发育成熟、自然产卵等技术难关,获得了批量受精卵。采用工厂化育苗方法,摸清了早期发育规律、饵料系列、苗种中间培育等关键技术,取得了人工繁育的成功,也标志着我国在该技术上步入国际先进水平。
打造黄条鰤养殖产业“三文鱼模式”
研究团队前期养殖实验证明,在我国北方地区,采取“海陆接力养殖”模式,当年的苗种到秋末可生长到尾重500克左右,以后每年仅在5个月的适宜生长期内,体重就可增加2公斤~3公斤,生长速度之快可见一斑。若在我国南方地区,适宜生长的时间更长,生长速度将会更快。目前,他们正在开展人工苗种的深水网箱养殖和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养殖模式研究,为下一步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柳学周表示,黄条鰤特别适应深水大网箱养殖等养殖模式,其苗种繁育的成功将摆脱长期依赖野生资源的局面,为我国深远海养殖等新型生产模式的发展提供新的优良养殖资源,为我国海水鱼类养殖转型升级添加新动能,开发应用前景广阔。“接下来,我们还将研制专用配合饲料,着力提高育苗成活率。此外,还要加强产业化发展与市场的培育,即坚持产前、产中、产后链条式发展模式,以冷链加工为支撑,开拓国内外市场,打造中国黄条鰤养殖产业的‘三文鱼模式’。 ”柳学周说。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伟
■相关链接
肉质媲美三文鱼的黄条
黄条鰤是一种大洋性鱼类,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是黄渤海海域自然分布的唯一大型鰤属鱼类,随季节变化做周期性洄游的鱼类,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分布。黄条鰤有体形大、摄食量大、生长快等特点,在我国辽东半岛多称其为“黄犍子”、“黄犍牛”,因其力大无穷犹如犍牛而得名。黄条鰤肉质媲美金枪鱼、三文鱼,国内外市场消费需求旺盛,经济价值高,在日韩料理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而且,黄条鰤身上鱼刺少,宰杀后出肉率可以达到75%。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进行人工繁育黄条鰤的试验,但人工繁育技术均不成熟。
深远海养殖将助推渔业增长
据FAO(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到2026年全球渔业产量将达到2亿吨,其中水产养殖是未来10年渔业增长的主要助推器,以中国水产养殖发展为例,正面临生态环境、水土资源和发展空间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深远海养殖将会是水产养殖主要空间拓展方向。深远海养殖在1995年时就被美联邦技术评价办公室认定为具有潜力的渔业增长方式,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对深远海养殖的定义为:在离岸3海里至200海里进行可控条件下的生物养殖,其设施可为浮式、潜式或负载于固定结构的设施。
历经几十年技术积累和应用实践,深远海养殖发展需求日益增长、条件日趋成熟、推力日渐增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王鲁民认为,符合我国国情的深远海养殖其定位特征为:远离大陆岸线3千米以上,处于开放海域;水深20米以上,具有大洋性浪、流特征;规模化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网箱、围栏、平台、工船等;具有一定的自动投喂、远程监控和系统管理等能力。目前,我国深远海养殖的发展具有几方面的机遇。其一,体系化的网箱养殖产业为深远海养殖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二,国家海水养殖产业发展政策将推动养殖走向深海;其三,船舶、海工、新材料、智能化等技术集成是设施大型化和走向深远海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