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留法博士田广野:我现在太兴奋了
工程师田广野给他养的小黑猫写了个赋,开头是:“喵喵喵喵,呦呦呦呦,嗷嗷嗷嗷。常首尾无形,行迹悄悄。弹射如弓,钢爪如刀。”他写猫的身手敏捷:“又哪日,只秀手轻抄,管他聒噪。”这个平日里喜欢深究怎么把他眼中有生命的代码写到完美的工程师,还给记者讲述为什么人的左肺分两叶,右肺分三叶,并解释为什么人的肝脏多了门静脉这套血管系统。
他身材高瘦,短寸头、戴眼镜,脊背挺直端坐,说话时思维快速而清晰,旁征博引。“我必须要了解这些基本的解剖学知识,要不然怎么完善我们的产品。”田广野是海信医疗数字影像所副所长,在海信工作的四年多时间,他多了自学基础解剖学的新爱好。
留学法国拿到博士学位
田广野是济南人,从小成绩优异的他是“别人家的孩子”,高中时参加全国数学竞赛被保送到复旦大学微电子专业。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因为这是复旦最好的专业之一,排名比清华的高。 ”这是十几岁的田广野基于“最好”做出的选择,看似盲目,其实少不得那份意气风发、少年张狂。同样,本科毕业后田广野又选择去巴黎高科技工程师学校集团留学,也是因为那里有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去法国五年后田广野拿到博士学位。
法国工程师学院在法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法国工程治国的重要依托,也是法国人引以为豪的精英教育。法国工程师学院体系由拿破仑创立,经过200多年的经验积累,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与其他国家的工程师称呼不同,“工程师”头衔在法国地位很高,“工程师”称号受法律保护,是名誉的象征。法国社会对工程师证书有一种近乎崇拜的认同感,工程师学院的毕业生有很高的就业率和社会地位,拿着法国高科博士学位的田广野顺利在法国找到一份收入优渥的工程师工作,但是在法国工作的那三年他却并不快乐,“主要是没有成就感,没有意思,你干好你份内的工作就可以,然后可以在郊区买个小别墅,过着不错的生活,可问题是没什么意思,没有让你感到兴奋的东西。 ”田广野觉着这份工作没意思,他顺利的人生虽然一路开挂,但在他看来却了无滋味。从大学毕业到法国学习、工作,田广野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他一点都不兴奋。
与黄卫平的三年之约
“我那段’别人家孩子’的经历到本科阶段戛然而止。 ”田广野哈哈大笑,他解释道,毕业后他始终没有找到自己想要发展的人生方向,感到迷茫。然而眼前的田广野目光炯炯,说起他在海信目前的工作滔滔不绝,并大发感慨:“我现在太兴奋了。 ”采访的一个多小时内,这句话他说了两遍。
当年,在法国干了三年工程师后,田广野将目光投向了国内。经猎头介绍,田广野到海信看了看。 “当时是海信的数字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招聘,我看到海信聚集了一堆海外名校博士,还有黄卫平教授当时担任实验室主任,黄教授是这个领域很厉害的科学家,是学术大牛啊。 ”黄卫平是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16年被海信集团聘为首席科学家,负责数字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当时的田广野曾考虑应聘到高校当老师、做学术,但黄卫平让他留在海信试一试,尝试一下把学术跟产业相结合的路径。他告诉田广野:“三年之后如果你还想走学术路线,想教书育人,那你可以到山东大学应聘。 ”田广野留在了海信。工程师在法国备受推崇,而海信也同样拥有由来已久的工程师文化,并在1998年就为工程师等高端人才再深造成立了海信博士后流动站。
田广野2014年进入海信博士后流动站,2016年底博士后出站,他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方向,写完论文后他告诉妻子:“终于,我又想要当一个科学家了。 ”从少年意气风发到迷茫不知所向,田广野像一身功夫而不得施展抱负的武侠高手一样,拔剑四顾心茫然,直到走到海信医疗这片土地,他终得腾挪辗转、抱负施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开始有所敬畏,开始觉着自己很渺小。 ”田广野觉得可以做的、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而他能做的虽然不多,但还是能够在海信这个平台上,对精准医疗、智慧医疗有所作为,这让他觉得“有意思”和“兴奋”。 “跟黄卫平教授的接触让我觉着他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我没有那样的高度,但是起码现在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而且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34岁的田广野褪去浮躁,开始心有所向、心怀敬畏。此时的三年之约也即将到期,田广野告诉自己:我哪里也不去了,就在海信了。昔日的“学霸”正式扎根产业的沃土。
开疆辟土就在前方
田广野哪里也不去了,他喜欢呆在办公室,研究程序代码、涉猎基础解剖学知识,以及考虑如何更好满足各科外科医生的手术需求。海信医疗下一步的工作是开展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不断拓展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的边界,提供一套更加系统、科学的数字化手术诊疗方案。同样,这也是田广野下一步的兴奋点所在。不单纯研究学术,而是能将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付诸产业实践,继而产生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或许是让田广野兴奋的原因。
9月23日,由团结香港基金主办的 “创科博览2018”在香港开幕。作为国内医疗领域智能科技创新的代表之一,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CAS)亮相博览会现场并引发广泛关注。该系统能够将病患的肝、胆、胰、肾、肺等腹腔、胸腔的CT数据变成3D数字影像,为临床外科医生呈现器官、肿瘤以及器官内血管系统等具体情况,从而辅助医生进行手术评估、规划、模拟等,实现精准手术。 “CAS从无到有,我看着它就像看着孩子慢慢长大一样,特别有成就感。 ”田广野说。从2014年初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初至今,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发展的四年多也是田广野在海信找到自己方向,实现人生价值的四年。
前不久,田广野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一篇“我为海信医疗代言”的文章,并配文:“走要走大道,大道上风光好,雄壮的兵马闪光的刀,崭新的山河翘望拂晓。 ”战旗猎猎,战鼓隆隆,海信医疗兵多将广,开疆辟土就在前方。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伟
新闻内存
海信的“技术立企”信条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崇拜者,有着作为中国民族产业经营者的国家情怀和担当。他曾表示,海信发展中最重要的战略是技术立企,在追求技术上一以贯之。在他的带领下,海信坚持创新发展,重视和加强企业自主技术研发,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相继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成果。也是对技术始终如一的情怀使海信集团一直注重高技术人才的引进及培养。
截至2017年,海信研发中心汇聚了专职技术开发人员5000多人,其中一半以上人员拥有中高级职称,高级专家和博士100多人,硕士1000多人,90%以上的研发人员为40岁以下的青年人。为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知识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培养和造就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提高海信集团的整体科研实力,经原人事部批准,海信集团于1998年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新闻延伸
海信医疗:源于两个男人的合作
2013年1月,在与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的一次偶然会面中,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董蒨提及困扰自己的一道难题。长久以来,CT只能为手术医生提供二维图像,为手术带来了很多风险。他所承担的国家课题意在将肝脏病患的CT数据变成三维的数字肝脏以指导临床手术,但苦于缺少技术支撑始终没有突破。了解这位外科专家的数字医疗梦想后,周厚健承诺,一定会帮忙。 1小时40分钟后,董蒨收到了周厚健的电子邮件,对方向他推荐了海信集团能够帮助实施课题的技术专家。
很快,双方技术人员进入联合研发阶段。经过反复试验,海信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对外发布。有了海信医疗的这套系统,医生可以通过三维数字肝脏,在手术前就能精确了解肝脏和肿瘤的各种复杂关系,甚至连一根微小的血管都能看清,并通过手势控制旋转、移动三维画面等方式,指导医生实施依托CAS设计好的手术方案。这套系统还可以帮助医生实施虚拟手术切除,以提前确定最佳手术切除线,以最小的代价“试错”,直接改变了外科医生手术的思维模式和方法。短短几年,海信医疗完成了从精准医疗产品线到智慧医院系统的跨越,将山东拉升至中国数字医疗的第一线,打破外资品牌对尖端医疗技术和设备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