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新成就了许振超
青岛港许振超
68岁的许振超指着窗外,告诉记者这是 40年前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青岛港1号码头。当年的青岛港1号码头设备陈旧落后,码头装卸基本靠工人手搬肩扛。40年前改革开放一声号角,奏响了青岛港这艘巨轮劈波斩浪的时代序幕,从昔日的扛搬抬到如今无人码头的全自动化装卸,从当年的支线小港发展成为如今的世界第七大港,青岛港码头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时代巨变。许振超说:“我是青岛港改革开放 40年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这40年里,我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因为改革开放发生了巨大变化。 ”
“我终于吃上了青岛大红肠”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到青岛港,已经工作了十几年的许振超手头攒了不到200元钱,也是在这一年他结了婚,但因为没有婚房只能跟单位领导申请,住在了码头附近的一间只有9平方米的宿舍里,这间宿舍只有北窗和西窗,阴冷潮湿,许振超只得往地上撒一层石灰吸水祛潮。 “一个月工资只有42元钱,给家里老人一半,基本剩不下什么钱。 ”许振超说,当时经常遇到月底还没开工资就把钱花光的情况,“就是过几天才发工资但手头已经没钱了,那两天真的就没什么能吃的了。 ”这种常常捉襟见肘的生活让许振超觉得当时风靡一时的青岛大红肠是稀罕物,但由于价格较高,他“摸摸自己的口袋”,从来不舍得买着吃。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渐渐深入人心,抓生产、提效率成了青岛港及码头工人的心愿。 1981年前后,“大锅饭”的分配模式改变,青岛港开始恢复计件工资。 “你知道这个制度对工人的激励有多大么?大家都豁出去了,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有多大能耐使多大能耐。 ”许振超的月工资也从42块钱涨到了七八十块钱。终于,他摸着自己的口袋,掏钱买了一根青岛大红肠。终于买上的那根青岛大红肠他吃了三分之一就吃不下了,却一直留在他的记忆深处。1985年,青岛港为改善工人的住宿条件集中建房分配宿舍,许振超一家从9平方米的码头宿舍搬到了辛家庄一套52平方米的房子里,“这个房子有南窗,当时觉得又大又宽敞,你知道我进去后多高兴么,我直接在地上翻了个跟头。 ”许振超哈哈大笑。这是80年代初,青岛港工人初尝改革开放果实的一个缩影。
“干到100万箱就退休”
许振超1974年进入青岛港工作,1984年,青岛港正式成立集装箱公司,许振超等八人成为青岛港第一批桥吊司机,这八个人后来也被称为“八大金刚”。 “82年的时候就听说要成立集装箱公司,我们就一直盼啊盼。 ”许振超说,当时的桥吊是港口最先进的大型设备,是码头上用于装卸作业的起重机,也是码头的心脏力量,桥吊作业的能力决定着一个码头的货物吞吐能力。青岛港大踏步迈向现代化港口的起点之一就是成立集装箱公司。
1985年,集装箱公司成立的第二年,许振超看到电视上报道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鹿特丹港口一年的集装箱吞吐量是650万标准箱,“我们一比较,觉着我们能干到100万箱就很厉害了,当时的目标就是100万箱。”许振超回忆,他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目标,当年他们一起开玩笑,觉着能干到100万标准箱就是完成了他们这一代的任务,就可以退休了。可是,时代和科技的大潮奔涌,当年的许振超不知道时代交给他们的任务不止于此,年吞吐量100万标准箱的任务很快完成并被超越。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他的月工资就到了1000多元,“当时到手了都不敢相信,怎么这么多! ”随着青岛港的发展,许振超的目光开始投向世界第一,2003年,他带领团队两次刷新集装箱装卸的世界纪录,“振超效率”诞生,青岛港扬名国际航运界。时至今日,2017年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30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5.1亿吨,是1978年的26倍。从年吞吐量不到100万标准箱到1830万标准箱,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飞跃,也是青岛港在改革开放40年间逐步成长的铿锵印记。
“未来你可能看见集装箱在飞”
2017年5月,青岛港建成世界最先进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码头高度融合了物联网、智能控制、信息管理、通信导航、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作业指令,现场机器人自动完成相关作业任务,实现码头业务流程全自动化。青岛港的发展由此迈入新纪元。
许振超喜欢用微信,他举了个例子来说明科技的进步速度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小偷抓也抓不完,你看,一个微信或者支付宝就让他们束手无策了。 ”从1974年进入青岛港,许振超就开始操作当时青岛港最先进的机械设备——门机,上世纪80年代成立集装箱公司后又开始操作桥吊,他在桥吊司机的岗位上创造了世界纪录,也深知科技日新月异的更替速度和无穷力量。 “新时代的工人要终身学习,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科技。 ”他在采访中再三强调这个观点。
谈到未来,许振超说:“未来的码头你可能看到集装箱在上面飞呢,真的。 ”他讲话时眼神灼灼,打着手势,说完哈哈大笑。窗外的码头鸣笛声声,繁忙依旧。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伟